关彝和姜维进入长安,关中的主要战事基本告一段落。
当然,是主要战事。
在八月四日的下午,牵弘受关彝之命追杀石苞父子一行。但是跑了一天的汉军骑兵胯下战马和养精蓄锐一天的石苞父子胯下战马比起来,到底是耐力不足。在跟着石苞跑了大半个时辰后,牵弘自己的坐骑都倒毙于路。所以牵仲远也只有长叹一声,悻悻然的收队归营。而惊魂未定的石苞父子,此时并不敢南下,只能带着几百亲卫,继续向东北进入冯翊郡,然后从那里渡过黄河,回归司州的河内郡。
此外,比石苞更艰辛的向东转进的是王濬队。
二十七日深夜,石苞向王濬发出急报。二十九日王濬接到消息后立刻整军离开秦川。八月初二,在街亭坐镇的张翼率领一万无当飞军开进秦川。然后就碰上了北上的秃发部、李慕等人的部队。
这时候槐里—茂陵决战还未打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各个异族首领这时候并不太愿意彻底和晋国撕破脸皮。作为曾经的庲降都督,张翼对这些人的心思非常理解。所以也不要求他们马上倒戈——本将会远远的吊着王士治,你们呢,也跟在旁边好了。
这是相当危险的举动:如果姜维、关彝战败,这些异族别看前些时候和关彝恋奸情热,但只要蜀汉的主力被歼灭,这些家伙一定会急着来砍张翼的人头。
但张翼就是这么做了:左车骑将军从来都不太爽姜维,但那是反对姜维无节制的北伐。对于大将军的军略,张翼还是非常信任的。
走在前面的王濬看到后面这么多队伍,当然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但是很可惜,王士治对石苞可没有太多的信心。所以一路之上拼命催促士兵们赶路。到了八月八日槐里—茂陵大战的结果传来的时候,王濬队已经赶到了临晋县——距离冯翊和河内之间的蒲坂津只有五十余里了。
到了这个时候,秃发部、李慕部就没什么好遮掩的了。双方马上和张翼队合为一处,开始对王濬队的追杀。
然而,在这样一个绝望的时刻,匈奴右贤王刘猛出手了:他站在了王濬一边。这么一来,王濬方的兵力反而比张翼队更高。最后这一仗稍稍打了一下就草草了事。王濬队这两万人成了晋国先后投入关中十六万大军中,唯一全身而退的部队。
其实说起来,七月二十六日深夜杜预就给洛阳朝廷报送了子午谷被突破,同时战机出现的消息。这样的消息最迟也就是七月二十九日就能送到司马炎的案头。那么为什么整整十天,洛阳朝廷没有反应呢?
有反应,而且反应很大!
二十九日中午,杜预的使者进入洛阳,在把急件交出去的同时就昏死了过去。而接到消息的裴秀不敢怠慢,马上进宫面见了司马炎。君臣二人一合计:完了蛋了!现在洛阳没兵!
说起来,自265年魏晋完成禅代后,晋国中央又努力的把洛阳中军恢复到了十五万。这时候怎么会没兵呢?
西陵之战后,上庸三郡乱起,陈骞带走了两万。
关彝、姜维北伐,司马邕、石苞先后带走了八万。街亭失守后,又增兵三万。268年东吴北伐发动,扬州那边又补充了一万——整整十四万。
在这期间,洛阳方面把青徐军团彻底抽干,重新把洛阳中军稳定在四万左右——数字还算可以,但战斗力就真的不值一提了。
但是现在,当杜预的急报送到洛阳的时候,洛阳有多少兵马呢?除了宫城的一些防卫军以外,真正的野战军数量是:零!
剩下的四万去了哪里?荆州!
事情还得从扬州那边说起。
268年七月十八日,晋帝国扬州兵团司令官卫灌,在吴军主力围攻合肥三月不下,已经精疲力竭的时候集中主力发动了反击。
这一次的反击相当的成功,一方面是吴军顿兵坚城之下的时间太长,士气低迷。一方面是东吴内部许多世家希望本国战败好就此撤兵止损——止住他们自己私兵的损失。所以卫灌的这次反击得到了东吴部分世家的有力配合——让出了部分防线。
在这次反击中,年仅二十一岁的孟观孟叔时表现极为抢眼,他的一万骑兵在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夜,借着雷鸣电闪掩盖了马蹄声而衔枚急进。趁着卫灌、桓颢的兵团在北面与吴军厮杀正酣,丁奉的注意力完全北移的关键时刻,从西侧插入吴军仲部,由此引发吴军混乱。之后再加上部分世家大族的私兵在内部积极配合,最终导致吴军总崩。
这一仗,开始于卫灌和桓颢率兵与吴军正面交战的七月十八日。终止于七月二十日。十五万吴军最后被晋国骑兵一路追杀到了长江边上,得到钟会率领的羽林军支援后才停止了败退的脚步。最后一统计,前后损失了九万多人!非但如此,由于被打得太狠,慌乱的吴军将士逃跑时来不及破坏,好多完整的配重式投石机原件也落入晋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