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秉持着食不言的原则,很快,就将一碗饭吃完了。

    徐婉宁对这样的行为早已见怪不怪,每一个第一次吃她做的饭菜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表现。

    她将一碗西红柿蛋花汤递给了林茂青:“茂青同志先喝口汤吧,小心噎着。”

    林茂青喝过汤后,才问道:“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刀工如此差劲,厨艺却如此精湛的?单单看卖相,让人无法将刀工和味道联系在一起。”

    袁雨晴放下手中的筷子,弱弱地问道:“有没有一种可能,切菜的人和炒菜的人,本来就不是一个人呢?”

    林茂青恍惚想起,刚才徐婉宁说过,今天的晚餐是她和袁雨晴一起准备的,他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看起来不协调,原来切菜的人是袁雨晴,而炒菜的人是徐婉宁。

    “抱歉啊,我……我不知道……”

    “没关系!”袁雨晴很大方的选择了原谅:“婉宁姐说了,我第一次切菜能切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确实不容易,值得鼓励,雨晴啊,你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切记一定要戒骄戒躁,知道吗?”

    “知道了爷爷,等你和婉宁姐忙的时候,我会替你们准备好一日三餐的。”

    孙女儿突然变得懂事了,袁老心里也很熨帖。

    吃过饭后,几人一同出门散步。

    袁老径直带着徐婉宁和袁雨晴到了实验室里。

    “这是我的专属实验室,看到那些培养皿没有?都是我这些年的心血。”

    徐婉宁走过去,一一看着培养皿。

    每一个培养皿下,都贴着一张很小的纸条,上面清晰又简明扼要地记录了每种秧苗的特性和培育过程。

    一路走过去,徐婉宁宛若看到了袁老的半辈子。

    “老师,我什么时候可以加入到实验中来?”

    “明天。明天早上八点,你准时到我的实验室门口来,我带着你一起做实验。”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袁老想在自己身体还能坚持下去的时候,将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徐婉宁。

    他没有丝毫要藏私的念头,因为对于袁老来说,碰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学生不容易,而这个学生,极有可能会带着他的夙愿,研究出杂交水稻,让全华国的百姓都能吃上饭,吃饱饭。

    ……

    时间一晃而过,一个星期过去了。

    这一个星期里,徐婉宁每天早上八点都会准时出现在实验室里,在袁老的带领下,将所有秧苗的特性都了解透彻了。

    “婉宁啊,你今晚回去后,写一份报告给我,要将你这一个星期以来的收获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