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考是在明年二月,具体时间,县官一月份就会公布,方便学子们去报名。

    宋巍已经离开镇学很多年了,以前的同窗要么往高处走,要么回家刨土,只剩一个熟识的谢正。

    他去了一趟谢家,打算问问谢正那一届都写了什么文章。

    八年前在大郎夫妇坟前立誓不参加科考以后,宋巍就再也没关心过科举试题,这么长时间过去,考官肯定换了一拨又一拨,每位考官的喜好也不尽相同。

    对于文章,宋巍有自己的见解,倒不是说非要迎合考官的喜好去写,他只是想通过谢正这里了解一下时政。

    哪怕他被誉为平江县的天才,比起京城里的世家子弟,还是差得远。

    首先在见闻眼界上,他一个小地方出来的农门学子就盖不过天子脚下的世家子弟。

    眼界窄见识短,写出来的东西便不会大气到哪儿去,甚至还有片面偏激之嫌。

    那样的文章,出彩不了。

    谢正听明白宋巍的来意,给他拿了几本书,都是关乎当今圣上光熹帝继位以来的朝政摘要。

    对于宋巍决定要下场,谢正打心眼儿里高兴,“我一早就说过,三表哥这等人才是不会埋没在平江县这种小地方的,明年好好考,我等你一块儿乡试,有你在,我心里踏实。”

    宋巍的目光落在书本上,顺手翻了一页,“话别说太早了,明年能不能顺利进考棚都还是个未知数。”

    谢正挑眉,“你都敢下场,难道不是提前有了准备?”

    宋巍但笑不语。

    的确是有了准备,准备带个有本事的小丫头。

    ——

    宋巍回家时,在村口处见到周氏扯着温婉的袖口说着什么,脸色很是急迫。

    宋巍走过去,“岳母既然来了,怎么不去家里坐?”

    周氏可不敢有事没事去宋家跟宋婆子杠上,她没想到会在这儿遇到宋巍,心下尴尬,可一想自己来的目的,又豁出老脸来。

    “那个……三郎啊,我是有点事想请你帮忙。”

    宋巍看了温婉一眼,见温婉面上没太大反应,他又看向周氏,“什么事?”

    周氏道:“我琢磨着,谢家私塾里那几个毛头小子都是没什么出息的,顺子跟他们在一块儿,可怎么学得好?你能不能帮帮忙,把我们家顺子也送去镇学,跟元宝一块儿读书?到了大地方,跟一帮规矩的人同窗,日子一久,顺子也就规矩了,他肯定会好好学的。”

    宋巍才刚从谢正那儿回来,温顺的事,听谢正说了几句。

    那小子不喜欢读书,从入学以来,三天两头要么逃课,要么欺负其他孩子,还学会了偷东西,把人家的笔墨藏起来,急得那孩子哇哇大哭。

    谢正在治学方面比较严厉,为此没少用戒尺打温顺的手心,又罚他去外头顶着书扎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