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羌境内,戈壁和沙漠众多,牧场和耕地稀少,能养活的人口有限。
据汉书西域传中记载,西域人口大概在八十四万左右。
千年来,虽说农业和畜牧业的技术,有所发展,不过自明朝以来,西域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所以西域能够养活的人口依旧有限。
周军占领叶尔羌后,孙可望拿到叶尔羌汗国的文册,得知叶尔羌的人口,大概有三十五万帐,八十余万人。
近千年来,西域的人口,受制于资源,一直在几十万,到一百万之间波动着。
这也就是说,西域只能养活,那么多人。
近两年来,孙可望与洪承畴配合,通过个种手段,陆续向叶尔羌输送了五十余万人。
一下涌入这么多人口,叶尔羌地区显然无法承受,而要养活这些人,就只有提高叶尔羌一地粮食的产量,还有从外部获得粮食,两条路径。
因此孙可望接受叶尔羌后,一面清洗叶尔羌原有贵族和教派领袖,将牧场和田地分给叶尔羌人,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一面组织迁移过来的汉民,在天山南麓,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开垦土地,来增加叶尔羌的粮食产量。
不过,无论是提高叶尔羌人的积极性,还是开垦土地,都不是立刻就能多产粮食和牛羊,需要一个过程。
孙可望估计,若是能将叶尔羌开发,叶尔羌应该能养活五十万帐,大概一百五十万人,勉强满足周国所需的粮食。
但如何撑到开发起来,就需要从关中获得粮食补给了。
为此,孙可望在西域各县都建立的粮仓,准备储备粮食八十万石,用来支撑到天山南麓的粮食丰收,但是仓库建好,关中的粮食,却并未运来。
明军提前发起了进攻,完全打乱了周国的计划。
洪承畴起先准备从四川调粮,可是四川却快速失陷了,后又准备从关中调粮,却发现关中粮食紧缺,于是只能期盼秋收,可是麦子还没来得及割,明军就打了进来。
这使得孙可望八十万石的屯粮计划流产,两年来储存的粮食不到十万石。
吴三桂一路走来,又是羊群,又是盐场,又是成片开垦后的良田,让他心情大好,忧心俱除,不想都是骗他的。
吴三桂沉着脸问道:“那现在有多少存粮,够大军吃多久”
洪承畴看向孙可望,具体情况只有孙可望清楚。
“只够两个月,两个月后,整个叶尔羌都会粮荒,恐怕要饿死一半人口。”孙可望道。
吴三桂脸上肌肉抽搐,洪承畴和孙可望也都神情凝重。
作为曾经的明朝人,没人比他们更懂饥荒。
一旦陷入饥荒,饥民会吃掉所有能吃的东西,家里的牲畜,还有种粮都会被吃个精光,这又会导致来年没有收成,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整个社会都会崩塌掉。
如果叶尔羌发生饥荒,那么不仅成年的牛羊,连种羊和羊羔,都会被吃掉,来年没有羊羔,即便人已经饿死一半,还是会继续闹饥荒。
汉民没有种粮播种,也会陷入恶性循环,届时不用赵杂毛前来追杀,周国可能自己就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