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势力的大军调动给了各处边关一个很好的借口,于是他们也装模作样地做出了防备的姿态。
一时之间,大离各处边关纷纷调兵遣将,将边关之地的百姓们都吓了一跳。
但是战战兢兢了几天,百姓在发现并没有蛮夷入侵之后,便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只要蛮夷还没打进来,日子就还需要过。
在众多势力的关注下,帝辛的大军终于离开了草原,并在几天之后接近了高句丽的势力范围。
和一片平坦的草原不同,高句丽的地形多以山脉为主。
山岭地区多以岩石为主,虽不缺水源,但适合种植庄稼的地方却不多,否则的话以高句丽的人口,也不用惦记大离的土地和粮食了。
但有弊也有利,山岭地区虽不适合种植庄稼,却易守难攻,因此高句丽也是被大离周边势力发生战乱最少的地方。
这也是高句丽在面对裕王的三万大军之时,会突然改变态度的最大原因。
本就易守难攻的地形,再加上高句丽拥有更多的兵力,就算兵器没有大离的精锐,依靠根据地势而建的城池,想要抵御大离军队的进攻,简直是轻而易举。
高句丽的朝堂上,谈论的话题已经变成了如何对付大离的军队。
依托地形和城池防御或者是正面交锋。
虽然有一部分激进的将领想要和远道而来的大离军队硬碰硬一下,试试彼此的本事,但无疑还是有更多的人保持了清醒。
既然有地形和城池的优势,为何要放弃呢?
大离军队既然是远道而来,那么所带的粮草必然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只要派出一部分精兵绕过去,沿途骚扰大离运送粮草的后勤,那么只要时间一长,没了粮草的大离军队,自然是不攻自破。
而这个方法,是当初他们入侵大离的时候,负责的守城的大离军队所用过的方法,如今不过是原样奉还而已。
对于高句丽来说,他们在对付大离军队的时候,同样也要考虑战后的问题。
周边势力的觊觎高句丽同样知道,因为高句丽的人抱有同样的想法,如果其他势力元气大伤,高句丽也不建议和别的势力一同瓜分。
因此,他们就必须要考虑战损的问题。
据城防守,看起来虽然窝囊了一些,但损失却是所有办法里最小的那一种。
如果能够保留更大的实力,在绝了其他势力的小心思之后,说不得高句丽也可以趁着大离士气受挫的时候,携胜之威入侵大离边关,乘胜劫掠一番。
于是,帝辛率领的大军,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进入了高句丽的势力范围,并在距离城池二十里不到的地方安营扎寨了下来。
……
新建起的营地中,被重重包围到最中间的,仍然是属于帝辛之位主帅的大帐。
欧阳轩迈步走入帐篷。